本期期數:第十二期
發行日期:2009 / 09 / 10



 
       列表
             最新消息
             中心記事
             學術活動
             國際瞭望
             專題報導

訂閱電子報

      

 

 

 

 

 

 

 

 

 

 

一、第75屆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大會與本校研究成果海報展報導

文/何亞真(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所碩士生)

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簡稱IFLA)創立於1927年英國愛丁堡,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資助的一個獨立、非官方且非營利的國際組織,並在1971年正式設總部於荷蘭海牙皇家圖書館內。它是國際圖書館界及資訊服務機構的領導團體,也是全球圖書館及資訊專業的代表,所探討的主題皆為有關圖書館界及資訊服務領域的熱門話題。IFLA現有來自全球145個國家地區的1,550餘個會員單位,包括1,200個機構會員及300餘個無投票權的個人及學生會員。自1929年以來,IFLA每年皆於八月中下旬輪流在世界各地召開大會一次。

本屆(第75屆)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大會與全體會員大會 (75th IFLA General Conference and Assembly),特別選在2009年8月23日至8月27日在義大利米蘭舉行。同時也將年會主題訂為“Libraries create futures: Building on cultural heritage”﹙圖書館創造未來:建立在文化遺產的基礎之上﹚。義大利是一個具有悠久圖書館歷史的國家,早在兩千年前奧古斯都屋大維便在羅馬成立了巴拉蒂那圖書館(Bibliotheca Palatina),其為世界上第一個公共圖書館。除此之外,米蘭、佛羅倫斯都擁有許多著名的藏書中心。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藉由這些文化遺產,進而開闢新的科學、藝術和文化理論。換句話說,是這些文化遺產啟迪學者的研究、激發了新的發明、並促進文明的發展。為使將來的人們仍能讀取今日的文化遺產,本年會之專題研討特別強調開放取用(Open Access)之重要性。圖書館不再只是將館藏「藏」在圖書館中,而是透過文獻數位化促進資訊與知識的開放取用,縮短資訊上的貧富差距。。

開幕典禮邀請義大利國家委員會主席Mauro Guerrini、米蘭市長Letizia Moratti、倫巴第大區主席Roberto Formigoni、義大利文化部長Sandro Bondi及IFLA主席Claudia Lux出席致詞,並由秕糠學會主席Nicoletta Maraschio致詞演講,歡迎眾人的到來。中間透過即興舞台劇與美聲歌唱等表演手法,將羅馬帝國與手稿傳統、但丁至文藝復興、印刷術的引進、報紙與新聞業的誕生、樂譜出版業之發展、最後到數位圖書館,橫跨千年的義大利圖書資訊演進史展現在眾人面前。本屆會議主會場在米蘭會議中心(Milano Convention Centre),會期間共有219場次的會議,來自世界各國的與會出席者更超過4000位。大會專題研討會以分組方式進行,由IFLA的專業群體(8部45社群及6種核心活動)舉辦,內容多元豐富,一週的會期間,共有219場次的會議,包括各專業研討會、大會開閉幕式、貴賓專題演講、討論會、論壇、展覽、晚會及IFLA各部門(Divisions)、分組(Sections)與各委員會 (Committees)的行政與專業相關會議,另有衛星會議─即各項主題之會前會等,內容涵蓋了各類型圖書館營運及服務相關議題或經驗分享,以及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相關的主題層面,提供圖書館從業人員、學者專家、出版者、代理商、書商等一個面對面討論的空間。

本校今年由圖書館館長暨臺灣大學數位典藏機構計畫共同主持人陳雪華教授代表與會,除了參與大會會員活動之外,陳館長所主持的數位典藏與學習之海外推展暨國際合作計畫子計畫一:典藏目錄與內容多語化計畫,其研究團隊所設計之「探索文化資源地景:建立數位典藏資源合集層次描述」 (Landscaping Our Cultural Commonwealth: The Making of TELDAP Collection Level Descriptions)研究海報,也入選本屆研究成果海報展(poster sessions),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另外102張研究海報,一起在8月25日及26日12時至14時舉行展覽活動說明與交流討論。

本項研究成果引起與會者關注,其要旨在於:數位典藏資源合集層次描述的建立,不僅止於從新的層面進行知識組織,使TELDAP的數位化成果更具知識架構,同時便利使用者的資源探索和資源管理者對資源的控管,並擴大臺灣數位典藏內容的國際使用層面。特別是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執行迄今,已累積超過200萬筆的文物典藏資料,成果豐碩,雖有「聯合目錄」這個平台集合所有數位化成果,並依主題、時間、地理資訊、及典藏單位等層面,將如此龐大的資料量加以初步的群聚呈現。然而,面對這些超過200萬筆、且持續增加的典藏資料,使用者對於它們的認識粗淺、該如何使用往往毫無頭緒,而典藏品的擁有者和典藏資料的管理者也常因為它們過於分散而難以掌握其內涵。

為抒解這樣的困境,本校執行的典藏目錄與內容多語化計畫因此擬定資源合集層次描述 (collection level description) 的研究方法,將具有某些共同性質的資源聚集,著錄該collection的各項資料,記錄各collection之間的關聯性。作為描述TELDAP資源合集所採用的互通標準,則是採用DCCDAP (Dublin Core Collection Description Application Profile)架構。截至目前為止,已整理出136個資源合集,完成其metadata內容的撰寫,並翻譯成英文版本,將成果放置於數位台灣文化入口網(http://culture.teldap.tw/culture/index.php),供各界使用。在數位台灣文化入口網中,您可依照主題、時間、機構、字母順序等不同面向進行瀏覽,任意探索數位典藏寶庫。隨著資源合集層次描述的建立,使用者可以更方便地探索與發掘資源:就像從一個高層的視野俯視地景,所看到的不再是個別分散的單筆資料,而是一群群資料集,有利於使用者的選擇,同時使用者可以相互比較,進而鎖定其有興趣的部分,再深入探尋。


參觀者正在看本次計畫參展的海報 本次計畫的參展海報

參觀者正在看本次計畫參展的海報

本次計畫的參展海報


數位臺灣入口網1 數位臺灣入口網

數位台灣入口網:http://culture.teldap.tw/culture/index.php

 

二、「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數位典藏與學習國際合作系列講座(一)「國際禮儀」課程活動報導

文/陳怡靜(數位典藏與學習人才培育計畫)

數位典藏與學習人才培育計畫舉辦之數位典藏與學習國際合作系列講座(一)「國際禮儀」業於9月9日舉辦完成,由外交部前駐印度代表且為前領事事務局局長錢剛鐔大使擔任主講人。

錢大使首先簡介國際禮儀基本概念,包括國際禮儀規範、日常生活及重要場合範例等。另外,也深入講解食衣住行四層面,包括飲食習慣的不同、座車方位之禮節和電梯或行走位置等細節應用;並提及許多於國際上需注意的禮儀,國人需留心之處、容易造成誤會與風俗民情差異的部份。最後與現場學員進行綜合討論與經驗提問分析,並於課後發送由外交部提供之國民國際禮儀手冊;學員對此手冊甚感興趣已全數索取一空。

本課程系列講座(一)「國際禮儀」已於9月9日在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凝態中心一樓舉辦完成,與會學員計40人。另外,本系列講座其他課程之相關訊息,可至數位典藏與學習人才培育計畫網站 (http://dlm.ntu.edu.tw/ )查詢。

學員報到情形 課程進行情形
學員報到情形
課程進行情形

講座
講座 錢剛鐔大使

 

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 版權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大安區106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德田館208室 TEL: 02-33669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