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期數:第七期
發行日期:2009 / 04 / 10



 
       列表
             最新消息
             中心記事
             學術活動
             國際瞭望
             專題報導

訂閱電子報

      

 

 

 

 

 

 

 

 

 

 

UCLA

UCLA Digital Humanities and Media Studies http://www.digitalhumanities.ucla.ed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http://www.ucla.edu/

一、 機構發展歷史與設立目標

面對近年來知識生產與傳佈、訊息溝通與分析之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不僅先後成立Center for Digital Humanities (CDH,http://www.cdh.ucla.edu/)、Institute for Digit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DRE,http://www.idre.ucla.edu/)、UCLA Digital Humanities Incubator Group (UDHIG,http://udhig.cdh.ucla.edu/ )、Institute for Digit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Humanities, Arts and Architecture, Socia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IDRE-HASIS,http://www.idre.ucla.edu/hasis/ )等機構和聯盟,並舉行UCLA Digital Innovation等活動,鼓勵運用數位資訊技術的創新性研究計畫之發展;更以 “Digital Humanities & Media Studies” 為核心主題,邀集人文和科技領域的研究者,透過科際對話與合作,共同探討傳播媒體與資訊科技發展的社會文化意義、對社會文化產生的衝擊、知識的性質和溝通方式將如何被改變、以及人文學科在數位時代又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等課題。

二、研究主題

UCLA以數位人文研究(Digital Humanities)與傳播媒體研究(Media Studies)為核心領域,致力於以下四大研究主題:

1.Digital Cultural Mapping:融合地理資訊系統、空間模型、視覺化再現等技術,探討文化、社會、和歷史的動態發展過程;the Digital Rome Forum、the Digital Encyclopedia of Egyptology、Hypermedia Berlin、和HyperCities等計畫都與此研究主題相關。
2. Genealogies of Media Theory :探討媒體技術發展與現代性形塑的關連性。
3. Technology of the Text:探討各類和語言或影音的生產與紀錄有關的技術發展變化。
4. Global Media Studies:探討不同人群如何運用資訊技術和數位材料來建立社會互動、群體認同、和文化論述。

其中又以Digital Cultural Mapping為UCLA目前的主力發展方向;因此在計畫執行之外,校方也積極開設相關課程,並以正式設立數位人文研究之學士、碩士學程為長期目標。2008年,在W. M. Keck基金會(W. M. Keck Foundation,http://www.wmkeck.org/ )的經費支持下,UCLA經由W. M. Keck Digital Cultural Mapping計畫的運作,正式發展Digital Cultural Mapping的學士級跨領域課程(自2009年秋季開始授課),以鼓勵新世代研究者在數位時代的創造性思維;除將提供學生實際參與計畫執行的機會之外,2010年也將召開研究成果發表工作坊。

三、推廣活動

在美國美侖基金會(the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的支持下,UCLA自2007年開始定期舉行Mellon Seminar in Digital Humanities專題討論會,從資訊科技、傳播媒體、電玩遊戲、文學、和文化研究等觀點出發,探討什麼是「數位人文研究」;2007-08的主題為 “ Media, Technology, and Culture ”,2008-09年的主題則為 “ What is(n’t) Digital Humanities? ” (由UCLA和史丹佛大學合作舉行)。同時,UCLA也在3-D虛擬實境「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中的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數位圖書館聯盟)設置這個專題討論會的線上直播專區「Entropia」,並讓線上參與者可直接進行提問。近期的探討主題、時程安排表、和各場次的文字與影音紀錄請見http://www.digitalhumanities.ucla.edu/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category&sectionid=11&id=26&Itemid=46 。此外,美侖基金會也提供每年定額的博士後研究機會(Mellon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in Digital Humanities)。

四、主要研究計畫

1. HyperCities (http://hypercities.com/ ):

作為CDH的核心發展計畫之一,此計畫主要由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the MacArthur Foundation)提供經費贊助,並以Hypermedia Berlin: 800 Years of Berlin計畫(http://www.berlin.ucla.edu/ ,由CDH與史丹佛人文實驗室[SHL]合作,執行期限為2000年至2003年)的執行經驗為基礎,致力於建置能夠再現、並持續紀錄城市發展史與居民生活經驗的多媒體互動網路學習平台,至今已被納入的城市包括:德國的柏林、以色列的特拉維夫、秘魯的Ollantaytambo、和美國的紐約與洛杉磯。

為能突破單一線性發展的歷史觀點,並對城市之歷史變遷的時間與空間脈絡有更深入多元的認識,同時突顯市民在城市內各個特殊地點(place)的實際生活經驗,此平台結合地理空間資訊系統、城市3-D虛擬模型、和Google Maps API,透過文字、圖像、影音、相關連結等形式,提供了城市在不同時代的發展過程、地理空間、社會記憶、人群互動、居民生活等面向的訊息;並與社區文史工作團隊合作,持續紀錄當代市民在城市中各個特殊地點(place)之生命經驗的口述歷史。此外,為了落實科際整合精神、和鼓勵Digital Cultural Mapping的研究發展,此計畫不僅配合開設相關主題式課程,也開放修習建築史、考古學、和數位繪圖等資訊技術課程的學生共同參與執行。

另有性質類似的計畫Qumran Visualization Project (http://www.nelc.ucla.edu/qumran/ )。此計畫以出土現存最古老之希伯來文聖經抄本─《死海古卷(the Dead Sea Scrolls)》─的基伯昆蘭( Khirbet Qumran)為主題,根據該地區新近出土的考古材料、和相關研究進展,建置區域和聚落的3-D虛擬模型,並與《死海古卷》的描述內容相互對照,進而檢討文本紀錄、考古發掘、和對區域發展過程之認識這三者之間的關連性

2.UCLA Encyclopedia of Egyptology (UEE,http://www.uee.ucla.edu/ ):

這個長達10年(2006-2015)的研究計畫,主要由美國國家人文研究基金會(NEH)和校方共同提供經費支持,企圖彙整分散於不同典藏機構的各類材料、並整合各學門知識,建立埃及學(Egyptology)的百科全書式資料庫;使用者可以經由文本、地圖、建築、藝術、考古材料、其他類型的物質文化遺產、和相關研究成果,深入認識古埃及的歷史、文化、社會、宗教、經濟、政治、和日常生活。

在內容的部份,此計畫除了將以費時約30年才編輯完成的《Lexikon der Agyptologie》七大冊(德文版)為基礎材料,並彙整各機構的典藏品、和新近出土的考古材料之外,也將徵集研究者提供田野調查材料、和進行主題撰寫。在技術層面上,則以超媒體(hypermedia)為設計原則,並結合互動式地圖、3-D虛擬模型、和新近發展的各類資料探勘(data mining)及視覺化(visualization)工具,希望能讓資訊連結的方式更為多元,進而開創出新的研究方法。再者,透過XML語言(可擴展標示語言)的運用,跨系統的資料共享與互通也成為可能。

為能讓對古埃及文化有興趣的一般社會大眾也能便利使用,此資料庫不僅將提供漸進式的主題教學資源,更維持了百科全書式的排版方式,以滿足一般民眾的瀏覽習慣;同時強化資料檢索與關連性搜尋的功能,並透過文字與影像檔案(未來將再納入視聽檔案)的結合,讓檢索結果更易為使用者所理解。此外,除了英文、法文、和德文版本之外,此資料庫也提供阿拉伯文的版本,一方面讓當代埃及民眾能夠更便利地取用關於埃及文化遺產的全球資源,同時也表現了對埃及文化的尊重。

3. Cuneiform 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 (CDLI,http://cdli.ucla.edu/ ):

此計畫自2000年開始,由CDH與德國柏林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http://www.mpiwg-berlin.mpg.de/en/index.html )合作,共同執行楔形文字(cuneiform)的原件數位化、資料庫建置、研究工具發展、和教學資源提供等工作。
作為最古老的人類書寫文字,自西元前3000年開始,直到西元第一世紀中期巴比倫文明結束,楔形文字被使用了將近長達3500年的時間;包括蘇美語(Sumerian Language)、亞非語系閃米語族中的阿卡德語(Akkadian Language),和差異極大的印歐語系中的西臺語及古波斯語等,都是以楔形文字作為書寫工具。

在彙整了德國柏林古代近東博物館(Vorderasiatisches Museum ,VAM)、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the Hermitage)、 法國巴黎天主教學院(the Institut Catholique de Paris,ICP)、美國賓州大學博物館、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物館等機構的相關館藏後,此計畫已建置超過22萬筆的楔形文字數位化資料。整合了語言學、歷史學、考古學、建築史等學門知識,並以楔形文字的字型發展過程、詞彙彙編、文法分析等研究工具的建置為目標,此計畫資料庫不僅可讓使用者依據典藏機構、年代、內容性質(如:行政、文學、書信、王室)等分類方式進行原件影像和詮釋資料的瀏覽,也可透過完整字詞、或部分字詞的方式進行搜尋,並同時取得詞彙翻譯。在教育和推廣方面,此計畫在提供相關主題之中小學教學資源外,也有線上期刊和公報等出版物;並透過檔案格式標準等數位化工作流程規範的提供,企圖建立更易達成資料互通與共享的整體研究環境。

http://www.cdh.ucla.edu/

http://udhig.cdh.ucla.edu/

http://www.idre.ucla.edu/

http://www.cdh.ucla.edu/

   http://udhig.cdh.ucla.edu/

http://www.idre.ucla.edu/


 

 

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 版權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大安區106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德田館208室 TEL: 02-33669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