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期數:
發行日期:201
2 / 8


 
       列表
             最新消息
             中心記事
             學術活動
             專題報導
            

訂閱電子報

      

 

 

 

 

 

 

 

 

 

 

第六屆臺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報導

第六屆臺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於今(2012)年5月26日假逢甲大學舉辦,邀集了國內外多位從事古文書與歷史研究之專家學者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現場反應及互動討論熱烈。

此屆研討會特別邀請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卞利主任發表專題演講—《清代地方告示之研究》。卞主任表示其原本即對於徽州文書裡的清代告示進行研究,去年來臺於東吳大學客座期間,特地研究比對臺灣古文書中關於告示的部分,而此次演講即是對於兩岸清代告示從內容、格式及地域等異同進行比較分析後之研究報告。東海大學歷史系陳哲三教授對於卞主任關注挖掘古文書本身的意義,深表讚許及認同;陳教授表示,長久以來,研究者大多僅將古文書作為研究的配角,缺乏針對古文書本體所進行的相關研究,卞主任把清代告示當作研究對象,亦即是把古文書本身的內容當作是研究主體,將可為古文書研究開創出新的格局及方向。

今(2012)年專題發表場次中,有2篇論文運用了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所開發建置之「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 (Taiwan History Digital Library,以下簡稱THDL)及相關數位研究工具從事古文書研究。僑光科技大學應用華語文系陳瑛珣教授發表名為《清代臺灣山場契約文書的移墾社會特色》專題論文。陳教授在THDL中搜尋具有「山場」、「林埔」、「賣山契」等關鍵字之古文書,藉此瞭解清代山場在臺灣的發展狀況,並歸結出其背後可能代表的社會意義與特色。陳教授並以THDL中後分類與分佈圖等功能,展示其運用數位資料庫進行研究之成果。國立政治大學臺史所博士生鄭螢憶先生亦透過收錄於THDL中之岸裡大社文書為其研究重心,發表名為《保甲制度與部落社會--以十八世紀岸裡大社為例》專題論文。鄭先生在搜尋並研讀相關文書後,嘗試找出清代保甲制度在岸裡大社的演變過程以及其在番社實際運作的軌跡,展現數位資料庫及數位研究工具對於提升人文研究效率之助益及可能性。

針對這些運用數位資源進行研究之論文,多位與會專家學者特別提醒研究者在訂定關鍵字進行檢索查詢時,應該更加謹慎,以免影響分析詮釋的過程,甚而產出偏頗的研究結論。是以,學者建議人文研究者在運用數位資源取得初步研究素材後,仍應回歸到逐篇檢閱與文本精讀,並持續不斷尋找其他可能之參考與補充資料,以期史料之解讀與分析能夠更為全面詳實。

面對這些來自學界的憂慮及意見,臺灣古文書學會秘書長邱正略先生所發表之《古文書中的墳墓地》,或可視為人文研究結合數位科技之可行例證。邱秘書長亦透過THDL查找古文書,從古文書中墳墓地的交換與買賣,觀察清代臺灣對墳墓地的處理習慣與社會風俗文化。邱秘書長特別強調其在透過THDL查找相關古文書文獻時,採用多組關鍵字進行交叉檢索比對,以淘洗出較具進一步分析研究之史料,再透過逐篇檢閱,方才著手進行此篇論文之撰擬。邱秘書長運用數位資料庫輔助傳統史學研究方式之策略,正可供有意透過數位資源及數位工具進行學術研究者參考。

本屆研討會不但有新進研究者的研究報告,也有許多在此領域耕耘多年的前輩學者發表研究成果。東海大學歷史系陳哲三教授發表《清代臺灣契約的「批」、「再批」--以草屯地區為例》,把臺灣古契書中常見的「批明」當作研究對象,嘗試瞭解此種文字描述出現的背景,以及在臺灣土地交易中所代表的意義。陳教授更進一步將初步研究結果與廈門地區的契書比較,試圖勾勒出區域性的差異及相異的關鍵。陳教授認為,針對金錢交易時「批」出現的時機及狀態及「批示」在交代上手契來源時的重要性等契書內容進行研究,可望挖掘發展出許多有趣的研究議題。臺灣古文書學會常務理事簡史朗教授發表《平埔烏托邦的中輟-從古文書看埔里地方社會的形成》,藉由故事般鋪陳敘事方式,講述埔社與眉社的興衰,深入淺出地使聽者對於埔眉兩社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及瞭解。廈門大學高致華教授《從日治時期文書觀政治與宗教之互動-以開臺聖王信仰為論述重點》一文,則是利用極其稀有之日文古文書作為研究對象,令與會人員眼界大開。

觀察今年的研討會,發現運用數位資料庫及數位研究工具從事人文歷史研究之趨勢,已漸成為與會人員所關注及討論的重點。然而,即便人文歷史研究者對於數位資源仍有諸多疑慮,但對於數位資料庫在提升資料查找及歸納綜整上之效能,仍舊給予肯定;多數學者亦願意嘗試以數位資料庫及數位工具輔助研究之進行,惟仍不忘呼籲傳統研究取逕的重要性,並深切提醒研究後進切勿過度依賴數位資源所帶來的便利,忽略文本精讀的不可或缺性及分析整理過程中該有的嚴謹態度。此外,從研討會多篇報告中,可發現許多有待數位資源開發建置人員進一步探索研發的新方向;例如陳瑛珣教授提出從「地形」的角度去觀察古契書及陳哲三教授關於古文書中「批明」的研究等,若能透過數位科技在視覺化呈現及自動化蒐整分類的優勢,相信不僅可大幅提升研究效率,亦可進一步提供研究者觀察析理出新的脈絡線索並開創出新的研究議題。

研討會雖僅進行一天,內容題材卻兼具深度及廣度,豐富而且多元;與會者不僅可一窺古文書與歷史研究之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趨勢,更可進一步認識了解人文歷史研究結合數位科技的各種可能。期待明年度的研討會,除了依舊能夠聽到古文書與歷史相關之前緣研究外,亦能獲取更多運用數位資源進行人文歷史研究的心得感想。


 

 


 

 

 

 

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 版權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大安區106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灣大學 TEL: 02-33669847